意外感謝信揭開暖心真相:秀水少年用本能書寫青春擔當
——記嘉興市秀水高級中學學子陳俊亦扶危助老事跡
贈人玫瑰,手有余香;雪中送炭,德馨自遠。5月28日夜晚,一封滿載深情的感謝信,在嘉興秀水高級中學校園內(nèi)激起了層層溫暖的漣漪。
青春溫度 溫暖回響
4月25日清晨,嘉興市秀水高級中學高一(4)班團支書陳俊亦像往常一樣準備上學。在小區(qū)樓道里,他遇到了一位神色緊張的老奶奶。原來是家中老爺爺?shù),恰無其他家人在場,陳俊亦了解情況后,毫不猶豫地跟隨老人前去查看。面對倒在地上的九旬老人,他沒有慌亂,而是沉穩(wěn)地扶起老人,仔細檢查確認沒有受傷后,才匆匆趕往學校。在陳俊亦看來,這只是舉手之勞,但這份源自本心的善意卻深深打動了受助者。事后,老人家屬經(jīng)多方打聽,最終找到學校表達謝意。他的暖心事跡在校園傳開后,師生們紛紛為之動容,點贊這位善良、有擔當?shù)纳倌辍?
陳俊亦在那個清晨的選擇,如同晨曦中的第一縷陽光,是“善”的本能驅(qū)動,亦是“責”的自覺擔當,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。他扶起的不僅是一位跌倒的老人,更如同播種者一般,在人們心中播撒下了一種向上向善的價值追求。
點滴微光 匯聚星河
陳俊亦的善舉并非偶然,而是其高尚品格的自然外化,更是“擇善而行”這一育人理念的生動詮釋。在朝夕相處的師生們看來,這位謙遜的少年始終用行動書寫著“樂于助人”的生動注腳。
視頻地址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SPAVHjNisaIfl5ByaboLSQ
班主任王愛華老師看到感謝信,既欣慰又自豪。她表示陳俊亦在班里就是“靠譜”的代名詞。他學習勤奮刻苦又樂于為同學答疑,對班級事務任勞任怨。“他的這種樂于助人不僅僅是一種行為,更像是一種習慣,一種深入骨髓的美好品質(zhì)。”
班長鐘馮湘贊譽道,他歷來品學兼優(yōu),又熱心助人,早已成為同學們的共同印象。這次聽聞他助人的事,既感到驚喜,又覺得在情理之中——這完全符合他一貫的為人。他總是這樣,在細微處彰顯擔當,在平凡中傳遞溫暖。鐘馮湘動情地說:“他就像一簇星火,不知不覺間,早已在每個人心中點燃了善意的光芒。”
視頻地址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SPAVHjNisaIfl5ByaboLSQ
勞動委員許惠雅這樣評價道:“陳俊亦同學始終保持著優(yōu)秀品質(zhì),助人為樂對他來說早已是習慣。這次默默幫助老人的善舉,正是他一貫作風的生動體現(xiàn)。”她補充說,無論是校內(nèi)還是校外,陳俊亦都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溫暖人心的力量,這種精神也在潛移默化中感染著身邊的每一位同學。
面對突如其來的感謝信,陳俊亦顯得有些意外,眼中閃爍著感動的光芒。“這真的是任何人遇到都會做的事,”他誠懇地說道,“當時就是一種本能反應,想要盡自己所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。”談及這段經(jīng)歷,他坦言這件小事早已被自己淡忘,“沒想到這樣微不足道的舉手之勞,竟能收獲如此溫暖的回應。”
視頻地址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SPAVHjNisaIfl5ByaboLSQ
說到這里,陳俊亦的語氣變得更加堅定:“其實每個人都能成為他人的一束光。只要我們愿意伸出援手,哪怕是最微小的善意,都可能為別人帶來意想不到的改變。”
陳俊亦的事跡告訴我們:新時代青年的擔當,并非遙不可及的口號,它就蘊藏在每一次“該出手時就出手”的選擇里,在每一次對他人困境的真誠關切中。“擇善而行”,從不是要求每個人都去做轟轟烈烈的大事,而是鼓勵每個人在能力范圍內(nèi),像陳俊亦一樣,釋放點滴善意,傳遞溫暖關懷。
陳俊亦的故事,是感謝信的起點,更是無數(shù)善行接力、青春力量綻放的新起點。讓我們秀水人共同行動,讓善意的微光匯聚,照亮秀水校園,形成溫暖他人、鼓舞一片的強大磁場。
文字:戴熒熒 攝像:顧恩廷
編輯:金惠芬 一審:包玉蘭
二審:鄭軍亮 終審:蔡文祥